“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在日前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全面回顧了我們黨民族工作百年光輝歷程和歷史成就,深入分析了當前黨的民族工作面臨的新形勢,系統闡釋了我們黨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確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政策舉措,為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而團結奮斗的“動員令”,也是我區加快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實現“建設美麗新寧夏 共圓偉大中國夢”宏偉目標的行動指南。
“合則俱榮,分則俱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產,也是我國發展的巨大優勢。歷史和現實充分表明,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作為民族地區,寧夏民族團結的光輝歷程、大好局面,一直是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生動縮影和實踐典范。自治區成立6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主題,堅決守好促進民族團結生命線,大力弘揚民族團結的優良傳統,積極探索加強民族團結的實踐做法,成就了寧夏翻天覆地的發展巨變,奏響了一曲曲民族團結進步的動人樂章。
回首過往,無論是固原市原州區三營鎮團結村,鄰里之間沒有院墻之隔,婚喪嫁娶常常相互走動;還是銀川市西夏區盈北社區,大家不分彼此,如親人般和睦相處;或是吳忠市利通區金星鎮裕西社區居民王蘭花,用無私志愿服務送溫暖、影響更多人參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都生動印證了一個道理:最偉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牢固的基石是民族團結,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守好促進民族團結生命線,都是大局所系、現實所需、基礎所在、人心所向。
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工作愈加復雜,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任務也愈加繁重。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視察寧夏時,對我區提出了繼續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寧夏的時代要求,民族團結作為其中重要一環,既是重要目標、也是重要保證。實現總書記提出的目標要求,推動寧夏自身發展,迫切需要全區上下接續奮斗、團結奮斗,迫切需要我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把各族人民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凝聚起來,形成加快建設先行區、繼續建設美麗新寧夏的強大力量。
匯聚民族團結偉力,攜手共進筑夢前行。全區各地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入學習貫徹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堅決守好促進民族團結生命線,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毫不動搖堅持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領導,毫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毫不動搖傳承發揚民族團結的優良傳統,毫不動搖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我們既要完整準確全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更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從黨的百年奮斗征程中把握現階段民族工作的歷史方位和重要使命,深刻認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必然性、極端重要性和現實針對性,使之貫穿民族工作各領域全過程,以實際行動抓好各項任務貫徹落實,讓民族團結之花在寧夏大地上常開長盛,讓美麗新寧夏建設行穩致遠、再創輝煌!